您的位置:首页 > 国内 >

以艺术展演传播中国水墨文化 以学术交流再续丝路文化精神

心生欢喜心

万象皆有灵

王巍写人物

中国画丹青

作品展格乐

泰国站成功

海丝连曼谷

文化传真情

文/菱子

2024.2.6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王巍教授作为亚洲大学联盟(AUA)访学项目学术带头人,应邀访问泰国朱拉隆功大学(1899年创建)、格乐大学(1952年创建),进行艺术交流,受到泰国校方的亲切接见。王巍教授在朱拉隆功大学、格乐大学举办个人展览和学术讲座。王巍教授表示,“心生万象—王巍中国画展”(泰国站)是其水墨艺术历程的泰国站艺术交流展示,也是“一带一路”背景下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使中国水墨艺术走向东盟、走向世界的重要活动,希望通过展演中国水墨艺术,促进跨地域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进中泰两国之间更深入了解,赓续国际友谊。

泰国朱拉隆功大学展览海报

与朱拉隆功大学美术与应用学院领导艺术交流

王巍教授在朱拉隆功大学作学术讲座

王巍教授向朱拉隆功大学捐赠作品

朱拉隆功大学美术与应用学院领导颁发收藏证书

王巍教授在朱拉隆功大学演示中国水墨艺术

王巍教授与朱拉隆功大学师生合影留念

泰国格乐大学展览海报

“心生万象——王巍中国画作品展”(泰国站)于2024年2月1日在泰国曼谷格乐大学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国际会议展厅举行。本次展览由泰国格乐大学主办,泰国格乐大学国际学院、泰国格乐大学艺术系承办,泰中文艺家协会、泰国中国国际学校、泰国齐鲁文化体验中心、广东经贸文化促进会、香港紫荆艺术研究院 、中泰西北商会协办。

格乐大学展览现场海报

本次展览得到了格乐大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开幕期间,93岁高龄的泰国格乐大学校长(原泰国教育部部长)杨金泉( KrasaeChanawongse)阁下在百忙之中出席开幕式。

与格乐大学校长合影

本次展览艺术家王巍教授,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当代著名水墨人物画家,作品入选国内外各届重大美术展览并多次获奖。他的人物画作品笔墨技法和人物造型既继承了“徐蒋体系”的写实素描造型,又吸收了“新浙派水墨人物画”结构素描笔墨。

本次展览开幕式出席的嘉宾有泰国格乐大学校长杨金泉先生、副校长素帕先生、校务委员会副主席李黎光先生、国际学院副院长林毓芝女士、博士生导师白波教授、陈国辉教授、彭鑫霈教授、巩见坤教授、曹田泉教授、高迎刚教授、张典友教授、王小冬教授、顺利教授、临沂大学、胡小伟教授、曹兴华教授、赵成清教授、柏红秀教授、张国栋教授、郁舒兰教授、马明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后黄晶娴女士以及众多在校师生和《暹罗早报》、《新新闻报》、《前线报》、《M2F》、《美术纵横》等泰国各大新闻媒体记者,约100多人出席开幕。

泰国格乐大学杨金泉KrasaeChanawongse校长致辞

格乐大学杨金泉校长在致辞中指出,中泰文化交流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当代也不断有更加紧密的合作交流。格乐大学秉承中泰友好发展的理念,近年来举办了多次促进中泰文化交流的学术论坛,极大地促进了中泰跨地域文化的交流,体现了格乐大学在学术上的国际化、办学理念的高质量化。本次展览不仅是一场艺术的视觉盛宴,更是让泰国师生和友人领略到中国水墨文化的精妙所在,促进中泰文化交流新领域。

泰中文艺家协会永久名誉主席吴令平先生因事未能到场并发来贺信,贺信中指出,王巍教授展示的24幅水墨肖像作品,是少数民族题材画作,让不同地域和民族差异的人物面貌全部生动地呈现在画面中,体现王巍教授扎实的绘画功底和综合的艺术修养。真心希望王巍教授在艺术的道路上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艺术作品!

泰国格乐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席李黎光致辞

李黎光先生在发言中指出,“心生万象” 王巍中国画作品展在格乐大学举办,是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泰中文化交流活动,也是泰国格乐大学一次校园文化交流和艺术教育的重要活动!希望通过本次展览活动,让中国画艺术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生活,让格乐大学广大师生领略中国艺术家的风采,感受中国水墨艺术的独特魅力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策展人、广州美院陈国辉教授致辞

陈国辉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很荣幸参与王巍教授本次“心生万象”作品展(泰国站)的策展工作,展览规格很高,展览作品非常精彩、具有时代精神,在中国画领域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本次展览使中国画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同时更促进中泰文化艺术交流发展。

王巍教授致答谢辞

王巍教授在答谢词中首先感谢格乐大学领导对本次展览给予的大力支持,感谢对本次展览付出辛勤劳动的老师、同学和媒体朋友们,感谢到场的各位嘉宾。开幕式当中,王巍教授向泰国格乐大学捐赠了自己的书法作品。

王巍向格乐大学捐增作品

展览期间,同时举办了主题为“通融:跨文化交流视角下的水墨艺术”和“传神:当代水墨人物画创作与国际传播”两场学术论坛活动,通过论坛、演讲和交流互动,深入浅出地向泰国艺术学子分享了中国水墨艺术文化的精髓与特色,通融与交流,产生良好的文化沟通互动效果。